1. 斯基泰是所有曾在歷史留名的騎馬游牧民當中最古老的一支,於西元前八至七世紀就已經登上歷史的舞台。場所是高加索和黑海北方的草原地帶以及西亞。蒙古北部的文化也與斯基泰文化極度相似,因此這些亞洲東方文化也多冠名「斯基泰系」。包含蒙古、中國北部的斯基泰稱為「廣義的斯基泰」。
2.斯基泰和匈奴沒有文字,無法記錄自己的歷史。騎馬游牧民要到西元六世紀之後,才開始用文字敘說自己的故事。幸好西方希羅多德與東方司馬遷記錄了斯基泰的生活和習俗。
3.西元前三千年中期,氣候逐漸乾燥化,黑海北岸的闊葉樹林消滅,取而代之的是向外擴展的草原,在哈薩克則形成了半沙漠和草原。結果,草原地帶成為比農耕更適合序幕的風土。
4.在前九至八世紀,騎馬的相關證據突然增加。這是斯基泰系文化的開始,當中最早的是位於蒙古西北部的圖瓦地區。
5.匈奴發動攻擊月氏,在西元前一三〇年代,月氏的主力向西方移動,以巴克特里亞(今日的烏茲別克、塔吉克南部及阿富汗北部)為中心,成為中亞南部的強國。這支主力稱為大月氏,留在甘肅則稱做小月氏。
6.大月氏入侵巴克特里亞的事情,羅馬的史料也記錄了,這是世界史上西方和東方首度記載同一件事。
7.阿提拉死後,匈人的統治急速衰敗。由於阿提拉的行軍意圖不明,近乎臨時起意,因此很難想像他擁有領土方面的野心,企圖建立一個大帝國。另外,關於在他支配的領域當中,是吼存在可被稱作是「國家」的組織這一點,僅憑現存的史料也無法判斷。
8.以匈人的入侵為導火線,哥德人等大量湧入羅馬帝國內部,導致西羅馬帝國衰敗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9.騎馬游牧民帶來的影響也衝擊文化方面。他們發明的軟鞍傳到了中國,發明硬式鞍和馬鐙的雖是中國,但將其傳播到西方的是騎馬游牧民。
心得
本書是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三冊,本書介紹東西方最早且主要的游牧民。游牧民生活在大草原上,無邊無際,各種基因人種都可來去隨意定居,所以難以人種或基因這種機制判斷他們是屬於何種“民族”,故本書中皆稱為騎馬游牧民,而非游牧民族。這是正確的,因為在今日強調民族的多半是帶有偏頗政治意圖的人士,為了達成小或大的私利。
本書很好的地方是以游牧民為正史來描寫歷史。由於游牧民匈奴、或斯基泰無文字,而且也消失在今日世界(如蒙古不算匈奴的話),所以我們多從一般認為的正統王朝(漢、羅馬帝國)的觀點來看游牧民。而以此看的話,只會覺得游牧民就是野蠻的代表,帶來殺戮與掠奪。實際上游牧民也展現了驚人的美術與喪葬文化。他們有其獨特的文化使之能存活在草原的環境上。如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,生了一子,當單于死後其弟繼承兄妻,昭君與其弟也生了二女。昭君之孫在王莽時期起了關鍵作用,王莽殺害出使漢的匈奴使者(由昭君的孫子組成),並矮化匈奴等等,促使匈奴對漢態度轉惡。
現今有許多游牧民的地址、考古,都是在俄羅斯聯邦境內,要獲得該資訊相當不容易。所以本書資料可是頗為珍貴。另外就是中亞一直是迷人的地方,那裡獨特的風情與地理,一團混亂的歷史,也與草原環境有關。中亞草原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,認識不同的地理及人文環境。游牧民展現的多樣性與堅韌性也是使其能立於歷史至今存在的關鍵,另外如匈奴墓出土的雕刻也有出現類似葛利芬這樣的幻想怪獸,草原的無阻礙使得游牧民也成為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者,早於絲路。
本書最後也有提到匈人與匈奴是否有關係。在匈奴西進後的約300年,匈人開始在東羅馬帝國邊境作亂,但是以本書的觀點,兩者仍然無明確證據可以證明匈人即是匈奴後代。現在匈牙利的文化也完全和匈奴沒有關係了,努力證明匈奴即匈人,在現代可能政治意義大於歷史意義。
游牧民能說是兼容並蓄嗎?他們對文化、宗教包容,在奇薩國中,七位法官來自不同宗教,大概能說明最早期的宗教平等了,比農耕文化的歐洲強制信仰天主教反而要開明許多。不過太自由而少創作,文字、建築、制度等都沒有,使得現在也沒有人能繼承他們的文化而斷絕(目前僅蒙古和土耳其軍隊設有什長制度),實在可惜。果然人還是要留下一點東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