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民俗是從生活中展演出來的知識和智慧,通常以口頭、風俗結合當地特有物質或精神,以約定俗成的默契,形成動態多樣化的文化行動或現象。
2.農業社會中,人與自然互動密切,先人感知自然律動,體認宇宙奧秘,從而理出一套解釋自然運行的知識,曆法是這套知識的指南,進而結構出人們的作息與文化。
3.生命禮俗是以行為和情緒反映人對生命的態度。從出生到死亡,生命禮俗藉行為、行動型塑某一種社會角色情境,讓當事者感知自己的人生階段性的價值與責任。
4.趨吉避凶是人們將正面思考的預期能量付諸社會行為的總結,從而化為諸多習俗散落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。
5.傳統陰曆規定,一年十二月共三百五十四天,這樣與太陽年相差十一天。以臺灣而言,具體作法是「三年一閏,十九年七閏」。
6.中國傳統曆法以「冬至」為歲元,從冬至到冬至為一歲。因此,民間有「冬至大如年」的說法和慶祝習俗。
7.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平分為十二等分,稱為「中氣」;再將兩個中氣等分稱為「節氣」,這種制訂方式稱為「平氣法」。此為二十四節氣由來。
9.每一次經歷人生重要關口,即在強調身份角色與社會地位的轉變;而每一次轉變,那是表現對組成社會基礎的家族倫理與人際關係的重視,由此促進社會秩序的穩固與和諧。
10.古代漢人相信,在桃木板上刻劃神怪的臉,此木板就擁有神奇的力量,足以嚇跑帶來災厄的鬼神。這種木板叫做「桃符」。最早的桃符是插在門上,後來足見變成貼或畫在門上的門神。畫像也變成神荼、鬱壘二神。
11.寒單爺相傳是商朝趙公明,又名趙玄壇。周代追峰為神,職司保境安民、商賈買賣,故俗稱「武財神」。
12.二月有土地公、開漳聖王、觀世音、廣澤尊王和三山國王等聖誕。
13.做生意的商家在農曆每月初二和十六兩天,都在門前以牲禮菜餚祭拜,俗稱「做牙」。二月初二是一年首次做牙,稱為「頭牙」。
14.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。與大魁星君(魁斗星君)、朱衣星君(朱熹)、純陽帝君(呂洞賓)、關聖帝君(文衡帝君)合稱「五文昌」。
15.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佛祖聖誕,傳統信徒吃齋、做壽桃、壽麵,舉行祭典。二月初三文昌祭。
16.整個飛魚祭中以新月祭最為盛大熱鬧,祭品也最豐盛,因為它代表飛魚祭的結束,慶祝一年的豐收。
17.遠在農曆出現之前,每當季春大火星(心宿二)於黃昏出現在東方之時,人們認為是新年的開展,舉行隆重祭祀儀式。儀式之一便是熄滅去年的舊火,重新鑽燧取出薪火,作為新的一年生產和生活的起點,名曰「改火」。舊新火交替之時,要準備足夠的熟食,這些是在禁火後至改火前的冷食,所以叫「寒食」。
18.培墓步驟:1.清掃除草,打掃環境。2.掛紙:以石頭壓上墓紙,俗信為先祖修房子。3.擺上供品,祭祀祖先。先拜后土,再祭墳。4.燒紙錢(后土:土地金,祖先:銀紙),而後撒蛋殼。
19.玄天上帝稱號有玄武帝、真武大帝、上帝公等。「玄武」原指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,漢代以後,被吸納入道教神祇體系;唐代以降,玄武神格提升為道教大神。三月三日是玄天上帝聖誕。
20.媽祖信仰起於北宋年間。相傳原是林默,生前因能預卜禍福且靈驗,死後被漁民們奉為地方守護神。閩粵地區漁業航海業發達,媽祖乃成為閩粵的海神。清朝升格為天后。
21.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聖誕。為慶祝佛陀誕辰,設香湯舉行浴佛儀式。浴佛具有淨化個人「身、口、意」,讓身行、語言、意念都能保持潔淨。
22.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,是臺灣首座王爺廟,分靈或分香遍及海內外,所以有「王爺總廟」之稱。一年有四大香期,其中以四月香期最為熱鬧。
23.八家將,乃陰司差人,步伐陰柔無獠牙、鬢毛。陣式組成以四大將(甘爺、柳爺、范爺、謝爺)與四季大神(春夏秋冬)為主軸,所以稱為八家將。若再加上文武判官兩位,合稱「什家將」。
24.「官將首」是陰兵陰將之領軍大將軍,也是地藏王菩薩的護法「增損二將軍」;臺灣的官將首團傳說發源自新莊地藏庵。
25.五月十三日是霞海城隍祭慶典,與北港迎媽祖齊名,有「北港迎媽祖、台北迎城隍」之稱。
26.農曆七月初一(鬼門開)、十五(中元普渡)、三十(關鬼門)下午二點後開始祭拜,不可擺桌在門內或庭院內,否則會將好兄弟引入。將供品擺在門口向外拜,是拜好兄弟。
27.「盂蘭盆」印度語意涵為倒懸救急器的別名,衍生出來的意思是: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,供養佛陀和僧侶,以拯救墮入地獄的苦難眾生。
28.八月十五主要活動有祭拜土地公和賞月,這兩項習俗源自古代的秋社祭和跳月。秋社祭就是答謝土地神保佑一年豐收的祭祀,臺灣漢人稱做土地公生。
29.相對於三月節(農曆三月三日)慶祝大火星復臨人間,九月則是哀悼大火星隱沒的日子。因此,九月初九這個節日本是面對死亡的送終儀式,後來形成迴避死亡和追求長壽的積極意義。
30.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是民間商家最後一次做牙,稱「做尾牙」。為了感謝土地公這一年的照顧。
31.尾期(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日),就是傳統的年終結算日。民間有個習俗,在尾期以前不能收回的帳款,原則上在二十五日以後都不可再催討,讓債務人也能過個好年。
32.根據漢人傳統,五十歲以上才能稱「壽」。六十大壽稱「還曆」,七十大壽稱「古稀」,八十大壽稱為「傘壽」,九十稱為「卒壽」,卒即卆。百歲稱為「期壽」。
33.從初死到棺杦入葬之前的祭祀統稱為「奠」。死亡確認後,在死者的腳尾供上一碗飯,飯上插兩支筷子,中央再放置一顆煮熟的鴨蛋,這叫腳尾飯。
34.動土是祈求順利開始,有慎始之意。上樑是感謝大功告成,有完滿之意。
心得
本書是瀏覽圖書館所借閱。身為臺灣人,對臺灣習俗不甚了解以前也不以為意,以為過時之習。近來對生命的無常有所感,也起了尋根扎根之意圖,於是借閱。
民俗相當多,以意義來分類可分為「人與自然、人與社會、人與生命」三種,大致上即是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。人無法獨自好好活在世上,成就的一切都有賴各種關係,所以這些民俗,多具有感謝之意。連好像無關連的寒食節、端午節,其實原本之意也是感謝自然賜火、感謝龍神保佑等等,具有正面之意。敬天、愛物、愛同胞是很好的傳統美德,我們在做這些習俗儀式時,能夠真正了解到為什麼要過這些節日、真正的用意是什麼,那才就更能了解其積極意義了。
本書也讓我了解許多古時常識,如前述的寒食、端午,其實都與漢人解釋的沒有關係。甚至八月十五中秋,堪稱除了過年外最重要節日,其實也與漢人解釋無關,而是在農曆形成更早之前,人們感謝天地幫忙所舉辦的儀式。人與社會、生命也是,那是一個人生重大的斷口,面臨著身份或責任的轉變,儀式並非無意義,而是透過這些儀式,強化述說一個人已經轉變了,有著不同的生命關係與責任,所作所為及所思不能再以從前思考,而要有新的一番想法及行為了。我覺得這樣的說明相當好,比起傅佩榮教授說的「無法理解」似乎更具積極意義。族繁不及備載,裡面資料太多無法一一記憶,若能知道民俗背後的意義多是感謝與責任,此能記心中,那就好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