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

好奇心 馬里歐.李維歐 Mario Livio


1. 南加大的神經科學家爾文・比德曼認為人類生來就是一種「食訊動物」。

2.蓋倫:我們必須勇於追求真理,即使我們沒有成功找到它,至少惠比現在更接近它。

3.「新穎性、複雜性、不確定性和矛盾衝突」讓人們決定某件事是否有趣並值得冒險。

4.魯文斯坦(George Loewenstein)提出「資訊鴻溝理論」(information-gap theory)。我們會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是已有某種程度了解。

5.當受測者回答標示好奇指數高的問題時,fMRI顯示左側尾狀核(left caudate nucleus)和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 PFC)明顯活躍。

6.大腦神經元約860億個:運動控制中心的小腦有690億個、大腦皮質160億個,大腦其餘部分略少於十億個。

7.不同物種每個神經元能量消耗差異不大,人腦的高代謝成本其實就是由大量的神經元直接造成。

8.科學知識是「不同社會階級共有的財產」。

9.「用好奇心取代未知的恐懼」。

10.教育者應該經常提出問題,而且不應該馬上提供答案。他們應鼓勵學生自己找出答案,然後想辦法測試答案的正確性。




心得
    本書由網友推薦所閱讀。整本看完,好奇心在書中觀念約略等於好奇+專注力。我們都有過急迫想知道什麼事情,心癢難耐的經驗。我認為這與物品成癮的背後機制有點類似。其中牽涉到腦中的化學路徑與回饋。另外這確實也與遺傳有關,人從非洲出發,逐漸遍佈世界各個大陸,其中的動力相信就是好奇心。動物也會逐漸從原生地出發,散佈開來,但是唯人類的神經元夠多、夠複雜,能更加對環境好奇與利用,然後獲得更多的能量與蛋白質,形成正回饋。
    好奇心背後的機制應該還是擺脫不了基因、神經系統等。尾核與PFC是否就是好奇心的發動來源,或是接受神經元,仍不清楚。重點是如何培養好奇心,在全書尾有提到,即是提出問題,而不要馬上提供答案。
    全書算小小收穫,但是內文中,人名與地名等的專有名詞出現過多,造成閱讀雜亂,這些其實可以放在註解的,因為重要的是發現或論點,太過仔細的人名或學校名其實反而造成閱讀困難;另外在各論點中,似乎沒有作者相當融會貫通的文筆,比較像把一篇篇的論文abstract放進文中,這讓人感覺像是為了增加篇幅,亦或是「既然相關,所以作者就乾脆都放進內文」。前章後章的章要主旨不連貫,不像是真正一流的科普書的樣子。閱讀時每每會想起生命的躍升與基因兩書。這兩書引用的論文更多、篇幅更長四、五百頁以上,但是文意流暢無礙;本書篇幅僅上述一半,少有流暢感,也是不推薦的地方。翻譯也不甚佳。總結書主題是好的,小小收穫,內文不流暢或過於記帳,推薦順位不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