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就理念上講,科學可算是人文的一部分,二者都是人以其主體意識去創造出來的東西。所以科學不應該與人文或宗教去對話,反而是人文應該與宗教對話,大家可藉此好好省思人存在的意義。
2.西方科學奠基於兩大成就,一為希臘哲人發展出的歐氏幾何公設系統,另一為文藝復興時期,人們發現可以透過有系統的實驗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。
3.即便我們知道人生是沒有意義的,也不會減損享受生命的樂趣。
4.如果回頭反省宇宙常數的意義,我們會發現它所代表的是所謂的「真空能量」(vacuum energy)。這種能量的特點是他的能量密度不會隨著宇宙體積增加而降低,也就是無論宇宙大小,真空能量密度是一個固定值。這樣的行為和其他我們熟悉的能量形式,和一般粒子能量都不一樣。
5.想像比知識重要,因為知識是有限的,而想像涵蓋了整個世界,它刺激進步,是演化的起源。
6.理論涵蓋面愈廣,可能出錯的地方就愈多,因此牛頓必然要花費很多時間把可能的疏漏之處想清楚,也就是要「不停地思考」。
7.在中國儒學中,兩種主義的對立表現在學者對於「道問學」與「尊德性」之間的觭輕觭重有所不同。一般例子是,朱熹重道問學,而陸九淵重尊德性。但到了明代,王陽明發揚陸九淵心學,認為天地萬物均在吾心之中,讀書博學與人的成聖功夫毫不相干,把儒學內部反智識主義的傾向推拓盡致。
8. 物理學家一直到1980年代,利用新發明的掃描穿隧電子顯微鏡才勉強算是「看到」原子。然而在此之前所有科學家已經都相信了原子的存在。何以如此?原因當然是原子的概念可以圓滿的解釋大多的現象,如果放棄它,很多學科(包含化學、生物)都要垮掉了。
9.只談論修正(推翻)科學知識之可能而不談論其機率大小,就是沒有捉住科學知識的意義。
心得
20210810
本文是閱讀院士的讀書心得,由王道還院士的書延伸來的。之後還有潘震澤,看書皮才知道它們合稱科普三俠。作者高院士是物理學教授,本書的物理科普,大致上我閱讀是沒有問題的。英國科學作家史諾認為人人都應閱讀莎士比亞與熱力學第二定律,我可以理解他提到第二定律的部分。高教授也是閱讀豐富,學識與文學皆有相當深厚涵養,才能寫出近人又深刻的文章。科學家軼事的部分,他也瞭如指掌,讀來也是相當有趣。
作者也讀過薛丁格生命物理講義。作者在讀之前,對於薛丁格的生平以及領域都已瞭若指掌。據狄拉克所言,他推崇薛丁格大過海森堡,因為薛只能靠腦,他沒有實驗。另外他成名較晚,在高教授眼中也是另種優點,因此時薛的學問見識已臻成熟,所以文章完整而少疏漏;另就是他身兼其他物理大師沒有的廣度及深度,他熟悉哲學如叔本華,以及物種原始,這些使他產生了結合的開創性想法,非週期性晶體,即之後所發現的基因。他提到尋找非週期性晶體的結構將會是一大關鍵,這個想法也啟發了克利克。所以人的學問與讀書,真的要兼有深度及廣度才好。
本書名另一種鼓聲,原來是由一屆諾貝爾獎得主威爾森出發有感。在威爾森踏入量子物理時,主要研究強作用力是S矩陣,早期費曼等人研究出的量子場論已經式微。但他認為S矩陣有不可克服的盲點,所以願意放棄主流,投入原本場論的研究。十年後終於證實場論中的「重整化群」是解釋強力的關鍵。學生從事研究或工作容易從事時下流行,但萬一真理是在另外一邊呢?所以總是要有人願意犧牲自己,聽「另一種鼓聲」,走不一樣的路。
最後作者對科學知識的發聲,簡明值得記錄,即以前看的某個理論一樣,當發生反科學知識時,自己要有一把尺評估機率,否則其實是誤解科學的意義了。本書比較多是看作者寫名科學家的生平軼事,當中穿插一些他的想法。看大師們的生平相當有趣,不僅懂理論,也懂他的人蠻好的。會繼續閱讀院士的科普系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