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

一課經濟學 亨利.赫茲利特 Henry Hazlitt


1. 整本書的要旨:「經濟學的藝術,」在於不只觀察任何行動或政策的立即影響,更要看長遠的影響;不只追蹤政策對某個群體產生的影響,更要看對所有群體造成的影響。

2.忽視次要的結果,是人們常犯的謬誤之一。

3.生產是目的,就業只是手段。要達到這個目標,充分就業—成了必要的副產品。

4.關稅造成的影響,是改變生產結構。它改變了職業的數量、種類,以及一種行業相對於另一種行業的規模。它使得相對缺乏效率的行業變大,相對效率高的行業變小。

5.最好的價格不是最高的價格,而是能夠鼓勵生產數量最大和銷售數量最大的價格。勞工最好的工資率不是最高的工資率,而是允許充分生產、充分就業和最大持久總薪資的工資率。




心得
    本書為經濟學延伸閱讀。作者是相當堅實的自由派人物。本書看的相當長遠及廣泛,其實相當合理,即一項政策出爐,不能只看直接成果,也要看後續發展,然後也要看不直接被影響到的族群。
    在本書中,幾乎所有的經濟政策都被批評,十足的自由派,意即政府最好不要對市場做任何事情,市場自己自然有一套運轉規則,會轉出最大的效率。在多數的課題之下,我同意作者的看法,但從個經總經入門的看法,很難全盤接收自由派,即海耶克派理論。政府的存在的目的之一即是重分配,儘管連這點也被作者反駁了。我認為重分配仍然是正確的,因為來自市場的錢,最後仍會全數回到市場,很少人不存款藏在家裡面的。突然想到中共推行全數位存款,不使用現金真是厲害,除了最大的監控目的,把人民所有的錢榨回銀行流通不使私藏,也能促進經濟活絡。
    世上每人遭遇與環境不同,儘管有人真的不努力,但是多數人非自願貧困窘迫的。重分配的結果,也是符合人道精神。作者反對的失業救濟金與最低薪資,如果看得更長遠,算是政府投資一個人,從建設面來看可能不是很有效率,從破壞面來看把一個人維持在正途穩定低水準狀態,減少後續公衛的支出,其實也是減少成本,增加生產阿。長遠的看,要多長遠?都是每個人都能講出一套合理的說法。不過不是藉此反對作者的意旨,長遠看是好的也是必要的。
    被犧牲的族群,就總經的話就是外部成本,是最被忽視的。好的政治家會去考慮,但是通常選不上。正常的政客會忽視。原來不僅是工廠不做好環保,我們從政策制訂就把外部成本拋棄了,這真的是必要的嗎?
    本書出版了50年,自由派在經濟學內始終很重要,但是政府政策永遠不會採用。可能的原因是,自由派理論對政治人物的生涯有危害,或是對國家有危害,不然他認為世界幾百個政府,幾千幾萬經濟學者都是邪惡的蠢蛋嗎?我想原因應該一二都有。不端出經濟政策的國家,不可能存在。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他的理論在某國實現,然後看看該國的下場如何。
    本書不難,不過經濟的書都有枯燥之感,需要慢慢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