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本書撰寫基於一些基本的理念:
A.誘因是現代生活的基石
B.傳統看法往往是錯誤的
C.重大的影響往往源自久遠甚或微不足道的原因
D.知道該測量什麼、該如何測量,可以讓複雜的世界大為簡化
2.經濟學就是研究人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尤其是他人也想要同樣的東西。
4.費爾滋(W. C. Fields):值得擁有的事物就值得去騙來。
5.欺騙是一種本能的經濟行為,以更少的代價獲得更多。
6.五個與較高房價相關字眼:花崗岩、最先進、可麗耐(一種材質)、楓木、饗宴(都較具體)
五個與較低房價相關字眼:絕佳、寬敞、!、迷人、環境優美
7.偏好性歧視:純粹不想與某些特定類別者互動所產生的歧視
資訊性歧視:認定某一類者能力較差,因而在行動中表現出來歧視
8.一種看待風險的方法:風險=實質危害+心理恐慌。
9.如果實質危害高而心理恐慌低,則人的反應不足。相反的話,容易反應過度
心得
20200609
先讀完它的續作超爆,再回頭看本作。書名指用經濟學的方法,找出和表象不同,內在真實的原因。
提到了如90年代美國犯罪率突然下降,並非辦案方法先進,或是警察增加,而是與70年代的墮胎合法化有關,並提出有力證據。我相信是正確的,這樣分析確實犀利而且有趣。本書好的地方是他也會寫一些作者的反思,以上例而言,犯罪率下降前後,每年因事件減少的死亡人數約是450左右,但是每年增加150萬墮胎。450生命對比150萬未來的生命,哪種更重要呢?或許這才是我們讀經濟學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,而不是把來龍去脈搞清楚(次要,也是很重要)
相撲與高中老師、房仲,許多現象與我們直觀認知或傳統看法其實不同,看他一個一個介紹很新奇有趣,但是每個之間沒有什麼關聯。作者在前言就說了,他不喜歡建立模型,也不是告訴讀者一套經濟理論。如果有從中學到什麼,大概就是不要執著於表象,或是最直觀合理的答案,蒐集更多資料或許能更接近真實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