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把每年的二月廿一日訂為「國際母語日」,主要目的是保護語言文化資產的重要,避免原始語言的消失。
2.當改日本姓名時,臺灣選取的日本姓多少與原來漢性有關,例如林:松林,李:岩里,周:田口,洪:三井,簡:竹間。
3.缺少機油時,政府鼓勵民眾在空地上種植蓖麻,蓖麻油可以代替機油。
4.日治之後,日本政府沿用清代保甲制度。日治後期臺灣設有五州三廳。州以下設郡,郡設郡守。郡下設庄街。庄街以下設保與甲,保有保正,甲有甲長。
5.扶鸞降筆會簡稱降筆會,是日治初期,台灣人戒鴉片煙的民間方法。
6.八重山郡與臺灣距離近而且接觸密切,郡治距離臺灣僅兩百七十公里,且他們許多文化與臺灣相似,連水牛也是臺灣去的。
7.西元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建國之後,並沒有國父。直到民國二零年代抗日戰爭後,首都南京淪陷,中華民國政府遷都重慶,於一九四零年一月的重慶國府通令全國,將孫中山先生稱為國父。老蔣為了和南京的汪精衛打對台,自認是孫中山的「法統」,才將孫中山稱為國父。
8.國父讀的是成立於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醫書院,而西醫書院是未獲立案的學校,全班只有兩名學生(另名江英華)。該書院畢業後,香港、澳門政府均不承認其學歷,所以他沒醫生執照。
9.英國政府於一九一一年成立香港大學,一九一三將西醫書院併入該校醫學院。這個時候,孫中山已經畢業廿一年了。說國父是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,當然不是事實。
10.學者估計,戰後來台的中國人(軍人和平民)大約一百九十萬人。台灣人七百萬,當中有二百五十萬老人和小孩。計算下來,四百五十萬人要種田養四百四十萬人,有多慘就有多慘。
11.當年美軍在臺灣很多,他們相稱amigo,是同袍、好友的意思,直接音譯過來阿兵哥。
12.台灣人的原本飲食習慣是米食,有病了胃口不好,才會煮少許麵線湯吃,一般健康人很少吃麵類。早餐多數吃稀飯配醬瓜或青菜,如果上街吃早餐,都是吃杏仁茶配油炸粿。
13.現在臺灣的太子爺廟供奉的神像是孩童樣貌,是哪吒,臉部嚴肅頭戴王爺帽的是鄭克臧。
14.一六八三年施琅消滅鄭氏王朝,清政府不許台灣人再紀念鄭氏王朝,台灣人只好以當年民間信仰的三府王爺,改為祭拜鄭氏祖孫三代,所以臺灣在清治之後,三府王爺香火更為鼎盛。朱、池、李三府王爺是朱府千歲鄭成功、池府王爺鄭經、李府王爺鄭克臧。
15.原來臺灣的佛教信仰是觀世音菩薩,但戰後中國人來接收臺灣,他們也傳來佛教信仰是釋迦牟尼佛,造成臺灣的觀世音信仰逐漸地邊緣化。
16.農業社會時代的家庭,家長是很有權威的,所以公公叫「大官」,婆婆叫「大家」。
17.農家稻田一年收穫二季,還有八、九十天的農閒期,就種蕃薯或花生。蕃薯可以人吃,也可以養豬,都是額外收入。
18.四零年代後,新娘嫁妝的「四點金」為電風扇、縫紉機、收音機、腳踏車。那個年代縫紉機是很貴重的東西。
19.台灣人最早的食用油是茶籽油,即茶籽榨油稱為茶仔油。榨完油剩下的渣壓成圓形餅約一尺直徑,摻雜一些稻草防止散掉,這個圓形餅就稱為「茶摳」。
心得
閱讀老前輩的書,總是能獲得許多前人的資訊與故事。看著這些故事好像自己與父執輩、祖先們又拉近了一點點。一句俗話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,指台灣人是大陸男人過來與臺灣原民女人結合的後代。不過臺灣當時難道只有女人,男人都死光了或消失了嗎?當然是不可能。這些臺灣原民男人當然也是跟臺灣女人結合產生後代,而且自然是比唐山人來的多。所以該句話雖然是對的,但是其實只是指少數比例的人;多數現代台灣人是臺灣公與臺灣媽的後代。記得小時候我可能被這句話引導,或是被當時政治正確的教育所影響,還問父親那我們家是大陸哪一省?被回什麼哪一省,我們本來就是台灣人。
人具有尋根的欲望,很少人喜歡終生漂流不定,如失根的蘭花;也會希望後代像本代,這就是傳承。我想,傳承知識與文化,與傳承生命,是一樣重要的。每次閱讀老前輩的書都有這種傳承的感觸,可惜前人已去,太孤陋寡聞,無法在其仍在時親去拜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