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品味,從知識開始 水野學


1.沒有來自雲端、從天而降的靈感, 都是經過一點一滴、務實且不起眼的輸入,透過不同階段的思考累積、日積月累的肌肉訓練、跳躍前的迅速助跑,才會出現跳躍性的產出。

2.品味好與品味差,差別就在於能否關注情境及他人的感受,去創造令人感動難忘的價值。

3.知識是一種「脈絡」。了解每件事、每個人故事的來龍去脈,擁有愈多的脈絡,就擁有更多重的視野,更能跳脫自己的框架,去理解與感受更多事物背後的真相。

4.品味,是使無法量化的現象,表現出最佳樣貌的能力

5.第一步要了解「什麼是普通」,「普通」的感覺非常重要;「普通」是衡量品味好壞的唯一工具。

6.如果與既有的思考方式相差太遠,又過於強調獨創性,結果很容易成為「自我滿足的創意」。從事創作的人,在追求創新的同時,也要保有對過去的敬意,這點相當重要。

7.品味最大的敵人,就是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。在主觀意識的影響之下,無論收集多少資訊,都無助於品味的提升。

8.對自己的品味缺乏自信的人,必須先認清自己蒐集的資訊其實很少,客觀資訊也相當缺乏。就算是能瞬間就讓事物呈現出最佳樣貌的人,其品味絕不僅是來自感覺,而是來自大量知識的長期積累。

9.基本上,我並不相信自己的感覺,因此會習慣性地反覆確認:「這種感覺從何而來?」

10.請記住「使用者是誰?在什麼時候使用?在什麼地方使用?」這是在具體描繪對象,讓品味發揮最大力量時,最需要的三個原則。

11.有時候過於努力累積知識,反而會讓人失去了自由的聯想力。磨練品味固然需要知識,但要讓吸收的知識成為自己的東西,就需要感受力與好奇心。




心得
    本書是日本設計大師水野學的作品。其中心理念是,好的品味只有極少數人是先天就有的,大部分的所謂品味是知識的累積而來,而累積知識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,所以每個人都能擁有所謂的品味。
    在本書中知識也可以理解為知識或經驗。多與人交流,多旅行也是一種方法。而知識則是要廣泛的攝取,重要的是不先入為主,不帶主觀好惡,才能真的吸收到新的觀念。另外品味是要呈現在外的,所以也必須考慮幾個要件:呈現(使用者)是誰?什麼時候使用?什麼情境?等等。很是精到。本書不厚,文字很好閱讀,多接觸、多看知識,讓自己知道什麼是普通,那麼自然就知道什麼是好的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