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傳統經濟學看似很複雜,其實只在討論二件事,如何把餅做大和如何把餅平均分配。主張把餅做大的是資本主義,強調把餅平均分配是社會主義,極端的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。
2.自由市場並不存在。每個市場都有一些會限制選擇自由的規則和界限。市場之所以看起來如此自由,完全是因為我們無條件接受其潛在的限制,以致看不見它們的存在。市場有多麼「自由」是無法客觀界定的,它是一種政治定義,政府始終都牽涉在內。
3.很少有非金融投資的獲利可以超過七%,當實際利率在八%、一〇%等時,意味著潛在投資者會覺得非金融投資不具吸引力。在這種情況下,高風險、高報酬的金融資產是唯一有利可圖的投資。儘管金融投資可以推動一時的經濟成長,但這種成長是不可能持久的。最終要得到實體部門活動中,可行的長期投資為後盾。
4.在低至中等水平的通貨膨脹,並不如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們所聲稱會構成嚴重風險。企圖把通貨膨脹率降到非常低的政策,已使得投資減少且經濟成長減緩,這些都違背通貨膨脹率降低會促進經濟穩定、鼓勵投資,從而提振經濟成長的說法。
5.不完全是因為從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製造品出口增加,儘管對某些產業帶來很大的衝擊。相反地,生產力快速成長,導致製成品相對價格下降,才是產業空洞化過程的主要驅動力。
6.由於服務業可交易性更低,與專門從事製造業的國家相比,專門從事服務業的國家容易面臨更嚴重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。服務活動主要是提供給製造業,如果一開始就把重心放在建立服務業,跟以製造業為基礎相比,長期生產力會緩慢許多。
7.將不同國家的收入轉換成國際元的結果,以市場匯率計算收入,富裕國家的收入往往變得較低,貧窮國家卻變得更高一點。這是因為我們大部分的消費是服務,而服務在富裕國家是更為昂貴的。
8.開發中國家人民的創業精神遠高於已開發國家。大多數富裕國家的人畢生在執行別人的創業願景,而不是自己的。
9.「知識經濟」本身這個概念就是有問題的,因為知識一直都是財富的主要來源。而且隨者產業空洞化和機械化,說不定富裕國家大多數工作對知識的要求水準都已下降。真正攸關國家榮景的並非個人的教育水準,而是國家動員個人組織成高生產力企業的能力。
10.這些知識或許派不上用場,但你自某個大學畢業的事實卻能讓人認同你的潛力,你可能比其他沒有這個學歷的人更聰明、更自律、更有組織能力。當你大學畢業時,聘請你的雇主看中的是一般的特質,而不是你的專家知識。
11.教育是有價值的,但其主要的價值並不是提高生產力,而是在於協助我們培養本身的潛力,擁有更為充實和獨立的人生。
12.歐洲和東亞經濟的例子顯示,特定型態的計畫與資本主義並不矛盾,甚至對資本主義的發展大有助益。
13.我們可以說,福利國家就像是勞工的破產法一樣給了勞工第二次機會,可以鼓勵勞工以更開放的心胸接受改變(以及隨之而來的風險)。
14.因為有剎車,我們才能開快車。如果車子沒有剎車,司機技術再好,也不敢每小時二十英里的速度行駛,以免發生意外。
15.金融之意義在於它移動的速度比實體經濟快,但是,如果金融體系動作太快,則可能使實體經濟脫軌。
心得
本書為閱讀張夏準教授第二本書。我覺得與之前閱讀《拼經濟》一書有異曲同工之妙,都點破了自由主義、新自由主義的一些盲點,以及對於國家的一些盲點。每天接受自由學派的說法,再來看張教授的書真的好像反認知,人真的接觸某種資訊久了一定會被洗腦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如書中的例子,IMF與世界銀行貸款給貧窮國家,相對要求那些必須開放市場,與世界接軌。可能機構中的主流都是自由市場經濟,但是貧窮國家的傳產製造業尚未扶植起來就直接接受世界競爭,結果就如所見,仍是貧窮。
並非自由市場皆是好的,甚至自由市場根本不存在,任何市場都有政府、各機構設的限制,經典例子就是如果就是自由市場,那為什麼禁止童工;計畫經濟也不是都不好的,其實各層面多少有計畫,只是介入程度不高;在每個企業內部,領導人的願景、策略,那些就是計畫經濟,不可能放任整個企業自由作業呀。
本書可跟《拼經濟》一起看,有相互補強,溫故知新之效,張教授的文章也深入淺出,相當好閱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